為落實學校“三高”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教師科學研究能力,有效發揮各學院(部)在學術交流活動中快速、直接、廣泛互通科學前沿知識的重要作用,學校科研處牽頭,各學院(部)組織承辦開展了學術交流系列活動。本期由交通學院承辦。

6月30日,交通學院邀請吉林省地理信息院正高級工程師,吉林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副秘書長牟春鵬為交通學院師生作了題為《新型基砂測繪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學術講座。
在講座中,牟春鵬首先強調實景三維中國是數字中國整體框架構建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內容。隨后,他通過各種生動案例,為交通師生詳細闡述了實景三維作為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映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的時空信息,可以通過“人機兼容、物聯感知、泛在服務”實現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實時關聯互通。

作為吉林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牟春鵬主持參與了吉林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吉林省地理國情基礎性監測、吉林省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等省級重大工程項目,獲吉林省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工程獎特等獎;主持參與的吉林省莫莫格濕地生態安全動態監測與管理技術研究科技創新項目,獲吉林省測繪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1項;主持參與的衛星定位連續運行基準站數據傳輸接口協議、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數據處理規范、建筑日照測量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編制,獲3項吉林省科技成果獎,并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他在講座中通過他在科研實踐中的案例,生動地說明了實景三維為數字中國提供了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是數字政府、數字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數據資源和生產要素。

牟春鵬的講座,使交通師生們開拓了知識視野,獲取了多方面的專業知識,為今后更好地認識所學專業、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與目標提供了廣闊的思路。同時,學術講座的形式也加強了和行業的交流,積極傳遞了行業最新動態,使同學們能夠及時了解行業前沿,充實自己,把握未來。
撰稿:科研處、交通學院 編輯:石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