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董事長“三個三”戰略部署,積極配合學校綜合改革和園(校)區一體化發展進程,持續推動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8月27日上午,學校2025年第一期輔導員沙龍在社團大樓三樓現代教育中心舉行,標志著本年度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大練兵正式拉開序幕。學校學生工作處處長譙煒驊作動員講話。本場沙龍研討主題為“以強大思政引領力推動思政教育內涵式發展”。學校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張喜希擔任主講人,20余名輔導員參加。

譙煒驊在動員中表示,“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大練兵”是落實董事長“三個三”戰略部署,加強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沙龍研討、專家講座、技能競賽等形式,強化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學生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技能。他要求全體輔導員,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思考探索,不斷更新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自身崗位勝任力,不斷改進和創新各項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三個三”發展戰略,并預祝本場沙龍取得圓滿成功。

張喜希從“政治三力”、思政引領力的深刻內涵、提升輔導員思政引領力的重要意義以及實踐路徑等方面,系統闡述了建設強大思政引領力是推動學校學生思政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所在。他講解了思政引領力在高校育人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思政引領力為立德樹人提供核心支撐,以強大思政引領力賦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真正實現高等教育從知識灌輸向價值塑造的根本轉變。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應深刻領會把握思政引領力的內涵,探索提升思政引領力路徑,推動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
張喜希就輔導員如何提升思政引領力提出兩點建議:一是通過提升“政治三力”持續提高政治理論素養,二是應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輔導員兼具學生“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的雙重身份,要著力構建起思政引領力與青年學生接受吸納之間的有效通路,增強引領的實效性。

沙龍期間,與會輔導員圍繞如何有效提升“政治三力”、增強思政引領力,并將其切實運用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負價值引領和成長育人的關鍵使命。本次沙龍聚焦“政治三力”錘煉,明確“為何強、強什么、怎么強”的核心問題,從政治高度、理論深度和實踐路徑三個方面為輔導員強大思政引領力賦能,進一步推動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切實擔當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重任。
學思踐悟
提升“政治三力”,我的理解就是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一個“靈活大腦”和一雙“勤快手腳”。判斷力,就是能從學生朋友圈發布的一次emo文案中、一場寢室矛盾里,嗅出學生思想上的“小疙瘩”,提前介入,別等小問題釀成大情緒。領悟力,不是背文件,是把“大道理”變成“小故事”。開班會、聊閑天時,用通俗易懂的話把堅持黨的領導、愛國奉獻這些道理,講得接地氣、能入心。執行力,針對學生就業困難、心理困惑等問題,光喊加油沒用,得真上去搭把手、聯系資源、解決問題,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組織和我們的溫暖,思政工作才算做到了家。
我將努力提升思政引領力,做好學生們的“政治導航”、“心靈導師”和“實干伙計”,陪伴他們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城建學院 景宏偉
在紛繁萬象中錘煉政治判斷力,把穩藝術學子思想之舵;在學深悟透中提升政治領悟力,深植思政教育理論之根;在務實篤行中強化政治執行力,拓展思政引領實踐之路。
我將把“政治三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引領力、感染力與實效性,以強大的思政引領力為學生的藝術人生點亮信仰之燈、夯實思想之基、指引前行之路。
——公共藝術學院 辛志明
此次沙龍,從理論方向到實踐方法層層遞進,讓我收獲頗豐、深受啟發。作為扎根思政教育一線的輔導員,研討的“政治三力”提升與思政引領力建設,精準回應了當下工作的核心需求,為我后續開展工作清晰指明了方向。
我將按照沙龍所領會的,要將黨的政策轉化為學生聽得懂、能接受的語言,用辯證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工作中,以思政引領力為指引,在提升自身理論素養與政治能力的同時,結合紅色教育、談心談話等形式,推動思政教育與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切實擔當起立德樹人的使命。
——文化創意產業學院 王逸彤
作為一名輔導員,我深刻體會到提升“政治三力”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基石。政治判斷力要求我們精準識別學生思想動態,明辨是非。政治領悟力要求我們深耕重要精神,并將其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政治執行力要求我們堅決落實育人任務,敢于善于引導。今后我將持續強化自身理論武裝,創新工作方法,將這些要求融入日常管理、談心談話與價值引領中,切實提升思政工作的實效性與感染力,為學生成長筑牢思想根基。
——管理學院 卜怡凡
來源:學生工作處
初審:胡麗聰
復審:譙煒驊
終審:李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