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切實發揮試卷改革在考查學生學習成效、實踐能力和創新素養方面的導向作用,幫助教師準確把握改革方向、深入理解改革內涵與實施要求,學校于近期組織召開了2025-2026學年第一學期試卷改革工作專題培訓會。教務處相關人員及本學期申請試卷改革的教師參加了會議。
會上,教務處考務科王曉雪老師詳細介紹了試卷改革的背景及內容,并對命題、題目類型、成績分析及驗收報告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務處還特別邀請了兩位在以往學期試卷改革領域經驗豐富且成果顯著的老師作了分享交流。

交通學院王會老師以《交通安全》課程為例,分享了試卷改革實踐經驗。她表示,在過程性考核方面,借助“學習通”平臺開展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動態跟蹤與反饋。通過設置任務點闖關等方式,不僅提升學生參與度,也為教師提供精準教學數據支持,提高教學管理的科學性與效率。終結性考核則要聚焦課程思政、學科前沿、實踐教學三類題型,對應學生價值觀塑造、適應學科發展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目標。題型設計需結合教學內容,既考查知識掌握,也強化責任意識與專業素養。針對學生答題技巧和理論聯系實際等短板,她提出,需加強一對一輔導,并優化教學與考核的銜接。

建筑與規劃學院劉曉丹老師以專業核心課《中國建筑史》為例,分享了課程思政、實踐教學、職業資格認證三類題型的融合應用經驗。她介紹,團隊在改革過程中嵌入“榫卯構件制作”等實踐專題,要求學生結合傳統營造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完成作品,既考查動手能力,又滲透“充滿智慧的營造技術”等思政元素;同時,緊密對接國家注冊建筑師考試考點,幫助學生提前熟悉職業標準。她表示,團隊會積極推動“課程群落建設”,讓建筑史知識滲透到設計類課程中,支持學生參與古建筑測繪、保護與修復等實踐項目,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通過此次培訓,教師們對試卷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加理解試卷改革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優化題型結構和完善評價標準,既能更精準檢驗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避免“死記硬背拿高分”的現象,又能反向引導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從“填鴨式講授”轉向“啟發式培養”,同時契合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核心目標,為學生適應未來職場挑戰與社會發展需求奠定基礎,推動人才培養質量與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來源:教務處
初審:王曉雪
復審:孫凱
終審:李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