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學校“三個三”發展戰略部署,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增強整體科研實力,推動學校科研水平邁上新臺階,近日起,學校科研處牽頭,各學院(部)相繼組織承辦學術交流系列活動。官微特開設專欄,連續刊載2025年度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動,為教師們搭建學習平臺,也為學校教育教學創新注入新活力。第四十一期由交通學院承辦。近日,交通學院邀請吉林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副主任呂東冶作“交通運輸科研及標準化管理”專題學術講座。交通學院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

呂東冶主任圍繞行業實踐與政策導向,系統性分享有關交通運輸科研及標準化管理四大核心內容。一是復盤“十四五”吉林省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成效。包括投入8000萬元推進89項涵蓋智能交通、綠色交通等領域的科研項目,建成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2個省級創新平臺,以及植物類環保溶解劑、石墨烯防腐涂料、玄武巖纖維制品等成果的規模化應用。
二是解讀國家與省級政策重點,明確國務院關于科研經費中設備費調增可由項目組自主審批的新規。三是細化技術提升與標準化管理要求,提出項目按技術攻關、推廣應用、標準研制三類管理,強調科研需綁定工程落地、標準化需循序漸進。四是展望“十五五”重點方向,聚焦公鐵航一體化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韌性提升、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智能建造與“雙碳”目標融合,同時提及市場廳標準化項目“事后補助”模式對高校參與的機遇與挑戰。
通過呂東冶老師對吉林省交通運輸科研項目、標準化管理體系及“十四五”“十五五”行業規劃的深度解讀,不僅讓交通學院教研室老師全面掌握了行業科研與標準工作的最新動態和實踐路徑,更為學院科研選題、學科建設提供了精準的行業參考。未來,長春建筑學院交通學院會加強與行業的深度對接,推動科研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向教學內容滲透,持續提升學科競爭力,為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兼具專業能力與標準規范意識的優質人才。
撰稿:交通學院、科研處 編輯:曹印
